︾
︾
嘉 宾 访 谈
相互共生,自由生长
● 美宿志:您辞去国企工作回到西门村打造民宿的机缘是什么?
● 苏苏:之前的工作内容是日复一日的重复,生活可以一眼望得到头,二三十年后自己的生活或许还是这样,一成不变。我对这样的日子突然感到很恐慌。我喜欢旅行,也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,那个时候觉得做民宿就是诗和远方。所以,我决定从国企辞职,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。
● 美宿志:白平衡这个名字有何深意?取名过程中有何趣事发生?
● 苏苏:取名字经历了一个有趣的过程。一开始我们想要结合大理特色,从白族方言里找寻一个意义深远,也可以音译为汉语的词语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找寻,我们发现我们想到的词语在发音上和普通话基本相似。经过反复思考,我们认为要结合品牌所传达的理念,体现一种平衡的状态。
于是我们给酒店取名为“白平衡”,寓意着遵循人与自然的平衡与默契,建筑与自然相互共生,在这片天地间自由生长。
一水绕苍山,苍山抱古城
● 美宿志:在遍地缤纷的大理古城,您为何对白色情有独钟,并强调“去风格化”?
● 苏苏:在设计白平衡前,我对设计师进行了很多筛选,看到沈墨老师设计的作品后,我很喜欢,于是在微博上和沈老师取得了联系。2019年1月13日,我去到杭州和沈老师见面,聊了很多我们彼此的想法。设计是一个双向选择,我们选择设计师,设计师也会对项目进行评估,刚好沈老师和我的想法很契合,于是我们就开始了白平衡的一期设计。
设计白平衡项目是沈老师第一次来大理,在飞机上,他看到了苍山雪,那纯洁的白很触动沈老师。所以在做项目设计时,沈老师希望把这一抹纯洁的白运用到项目里。同时,在构思项目设计雏形之前,沈老师让我带着他把大理古城大街小巷都走了一遍,多方面了解大理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,抓住大理的地域性,于是,我们把“一水绕苍山,苍山抱古城”作为设计理念,在不失大理本地性和设计理念的基础上,做到独特的“去风格化”。
● 美宿志:改造民宿的最大困难是什么?是否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,可否与我们分享?
● 苏苏:我们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困难,但印象最深的是在施工过程中,我们的施工技术达不到设计效果,为了尽可能还原作品本身,我们的墙面艺术涂料、地板水磨石常常经过了七、八次打样,都还无法达到我想要的效果。加之,在我们开工的第二年,便遇见了疫情,我们的很多施工人员都来自外省,受疫情影响,被滞留在外地,无法到岗,由此,我们的工期也受到了影响。
● 美宿志:结合具体案例,谈谈您是如何将大理美景尽数收入民宿内外的?
● 苏苏:我们的设计师沈墨老师在分析原始建筑结构后,通过拆解重组生成新的建筑体块,按楼层进行功能划分,规划出地下停车场、地下室、公共空间、客房以及屋顶花园。
建筑外立面用白色涂料进行包裹,以隔栅做装饰,与不远处的苍山美景交相辉映,犹如一片从苍山飘落下的雪花。沈墨老师走访了我们大理的很多地方,发现古城内分布着错落的小巷,家家户户的院落内都有一面照壁,因此,沈墨老师将白平衡原本的进入方式改为了从侧边进入,增加了入户的仪式感。
“一水绕苍山,苍山抱古城”的概念始终贯穿着整个建筑,屋顶的水系一直流向庭院以及地下室,犹如融化的雪水滋养着这片土地。沈墨老师把大理元素、精神信仰、风俗习惯、非遗文化等都融入建筑中,以中庭院的枯山水为例,枯山水景观化成了另一种形象的山与海,呼应着苍山与洱海的存在,仿佛是当地人民的精神信仰,感受一切来自自然的馈赠。庭院内的古茶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,在与现代化设计的碰撞中焕发出了新生命。
地下室的一片水景以静置的枯木与石块,打造出一番洱海景色,光影洒下水面,使原本枯燥的地下室增添了几分灵动感。扎染是云南的一项特色工艺,在书吧中植入这种纯粹的蓝色,能够与空间产生新的化学反应。沈墨老师希望在这里展出当地的艺术品来展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,少数民族的彩色服装与能歌善舞的个性在这里被一一展现。艺术展厅的空间内,黑色的立体体块代表峻峭的雪山立在眼前,与之相对的是彩色的绘画,代表着彩云之南的浪漫与神秘。
普洱茶是云南的特色代表之一,作为一种发酵茶,其茶汤呈褐红色。因此,茶室以深色调为主,与墙面白色的月亮装置形成对比,客人们可以面对着远处的苍山,品尝当地的普洱茶,感受独特的文化体验。
楼梯连接着空间内客人流动的方向,玻璃天窗让大理的蓝天白云映入室内,不用灯光的修饰,自然的光线是最好的设计。
十间客房均融入了当地的元素,扎染工艺、雪山风景、溶洞等景观让室内与室外实现对话,一扇扇窗户像是一幅幅壮丽的画卷。客人可以在客房中望向远处的自然美景,感悟当下的满足与幸福感。
每间客房以专属色温号作为名称,通过色温号来传达白平衡的品牌内涵。米色涂料与蓝色肌理质感的体块相碰撞,蓝色是传统的染料,亦是天空与海的颜色,包罗着天地万象。设计师通过拱形的结构设计,让云南独特的溶洞景观融入室内,在光影交错间增加了时光的美感。圆形镂空的造型顶配上黄色灯带,模拟出月亮柔和的光线,使空间变得更加生动有趣。石块质感的墙面丰富了空间的层次,提升了原始自然的质感。三层的景观房经过大落地玻璃的设计,可以看到远处的苍山美景,让客人步入室外的阳台时,能够进一步接近自然。浴缸正对着大落地玻璃,可以让客人尽情接受来自自然的馈赠。老木梁横穿于建筑体块间,构筑出新的文化交流。
沈墨老师通过白平衡,打造出一种适合当地的生活方式,希望旅人在此能停下脚步,用另一种方式来感受属于大理的静心时光。
体验大理的生活方式
● 美宿志:您想为来到民宿的客人们展现什么样的生活美学?
● 苏苏:关于生活美学的展示,在空间设计以外,我们还通过书籍为客人打造了一片体验大理生活方式的文化天地。我们的书吧精挑细选了与生活方式、生活美食、艺术设计有关的书籍。此外,我们提供了与我们所倡导的生活美学相配的香氛、美食(当地特色美食与精美摆盘共同呈现)、洗护用品(茶灵系列,特别选用了云南普洱茶作为制作材料)、瓷器(LUZERNE)、吹风机(Dyson)等产品,从五感出发,通过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和触觉来创造美学空间,传达白平衡WHITE BALANCE的品牌生活理念,营造舒适、自在、轻松的氛围。
尊重孤独,也让每一位独自前来的顾客,享受舒服的自我空间。
● 美宿志:您如何在服务细节上展现白平衡的品质?
● 苏苏:白平衡既不断完善提高,努力提供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服务,又拥有民宿人性化的温情。我们和客人保持舒适距离,但不失温度。客人没想到的细节,我们想到了;客人想到细节之前,我们做好准备了;时刻为客人服务,并服务得当;考虑细节周到,细致。
● 美宿志:白平衡在经营过程中如何挖掘在地文化,实现地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?
● 苏苏:我们在设计中融入在地文化元素,再结合现代性来表达。我们的饮食以本地食材和本地特色为重点,并以现代的盛放摆盘进行展示。我们通过展览的形式,向客人展现大理的在地文化、非遗文化,实现在地性与现代性的统一。
● 美宿志:在白平衡的员工群体中,本地人大概占比多少?您认为聘用本地员工对白平衡的经营有哪些影响?
● 苏苏:我们的员工几乎都是本地人,本地员工从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,对大理本土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,能够更好地向客人表达大理文化。同时,白平衡作为员工与外界的一个交流平台,能够让他们传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。白平衡一直希望,来到这里的所有客人能在白平衡度过舒适、愉悦、舒心的时光,通过我们的努力,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喜欢大理,爱上大理。
● 美宿志:营销时代,民宿的宣传必不可少,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白平衡的宣传策略。
● 苏苏:白平衡的宣传策略主要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。我们在线上做好公众平台宣传,在线下做好口碑,坚持白平衡WHITE BALANCE品牌的品质,保证客人对我们的满意度和信任度。
情怀和初心
● 美宿志:您在2019年进入民宿行业,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,熬过疫情三年,您对民宿的经营与管理有何更加深刻的感悟?
● 苏苏:今年是我进入民宿行业的第五年,前三年在筹备建设,后两年开始运营管理。从找设计师,选定合作方案到施工建设,选材,产品内容植入,发展方向到现在的运营管理,都是我从零基础的小白开始,和同行交流,和有经验的团队成员一起奋斗,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。
每一个品牌,每一家民宿都有自己的运营思路和理念。设计白平衡,打造白平衡,推出白平衡,全都是我自己的情怀和初心。白平衡是一个载体,承载了我对生活的热爱,对酒店的理解,我想通过白平衡,将我的情怀和初心展现给客人,并期待他们能够从中读懂我的想法和理念。
我也要谢谢我团队里的所有成员们,一路跟着我,明白我的用心,做好白平衡,离不开大家的努力。
● 美宿志:据说您正在开拓与更多艺术家的合作。您如何看待艺术家驻留民宿进行文艺创作的相关活动,如有机会,您是否想参与其中?
● 苏苏:这是我一直喜欢并期待做的事情,而且这件事,对我还来说很重要,因为我喜欢去发现,也喜欢分享。艺术创作源于生活,生活其实也是一门艺术,我希望白平衡不仅是一个能让客人驻足停留住宿的地方,还能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递空间,客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,对话,亦或者喜欢上某一种状态。
● 美宿志:大理以“诗和远方”吸引了诸多游客前来游玩,大理民宿起步早,特色鲜明。您认为大理民宿存在哪些不足之处?在风景转向场景的行业风向与乡村振兴的国家政策中,大理民宿的发展有何可为?
● 苏苏:我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,更多的时候是在思考如何做好我们自己的产品和内容。我一直觉得我是初入行业的小白,只是幼儿园的小朋友,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,我需要更加努力。
采 访 人 ▏张 迪 (美宿志创始人、资深媒体人)
文字整理 ▏鸣 灿(美宿志编辑)
排版后期 ▏册 册(美宿志编辑)
图片来源 ▏白平衡、资料图片